《馬伯樂》是一部讓人驚異的作品,一般在第一次讀到它的時候都會覺得奇怪,它不像蕭紅慣常的風格。它不寫女性經驗,不以女性為主角。作者用辛辣的筆觸描畫了那個時代以馬伯樂為代表的一部分思想麻木的人,他們是時代的旁觀者、多餘的人,怯弱、自私、多疑、平庸、滿腹牢騷,永遠都在想,從來不去做。全書瀰漫的幽默辛辣筆觸,將作者的創作才華展現得淋漓盡致。
蕭紅(1911-1942),原名張鰈,中國近現代女作家,「民國四大才女」之一,被譽為「30年代文學洛神」。 1911年出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呼蘭區封建地主家庭,幼年喪母。
蕭紅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傳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蕭軍的出現直接影響了其命運並引發她開始文學創作。
1935年,在魯迅的支持下,發表了成名作《生死場》。 1936年,東渡日本,並寫了散文〈孤獨的生活〉,長篇組詩〈砂粒〉等。 1940年與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後發表了中篇小說《馬伯樂》和著名長篇小說《呼蘭河傳》。 1942年1月22日,蕭紅因結核病和惡性氣管擴張去世於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