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逵:在文字與畫筆間游走的藝術家
黃仁逵,一位在香港文化圈中舉足輕重的人物,以其多元化的藝術才能和獨特的創作視角,為香港的文學和視覺藝術領域帶來了豐富的貢獻。從電影美術指導到文學創作,再到繪畫藝術,黃仁逵的藝術生涯橫跨多個領域,展現了他對藝術的全方位探索和深刻理解。 黃仁逵是誰? 黃仁逵,又名阿鬼,是一位多才多藝的香港藝術家。他的藝術生涯起始於繪畫,後來擴展到電影美術指導、文學創作等多個領域。黃仁逵曾在法國巴黎國立藝術高級學院學畫,這段經歷對他的藝術觀念和創作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回港後,他一直從事藝術創作,同時亦作為樂隊迷你噪﹙Mininoise﹚的一員活動。 黃仁逵認為,藝術創作不僅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種生存態度。他強調,真正的藝術家應該超越「藝術家」這個身份的束縛,專注於創作本身,追求藝術與生活的融合。 電影與美術指導 在電影領域,黃仁逵以其獨特的美學視角和創新精神聞名。他曾參與多部電影的美術指導工作,其中包括了許多經典作品如《女人四十》《秋天的童話》等。1987年,他憑藉爾冬陞導演的處女作《癲佬正傳》獲得了第6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美術指導」獎項,奠定了他在電影美術領域的地位。 黃仁逵回憶道,在《七小福》的製作中,他找到了特別的親切感,因為電影中的年代正好是他的童年時期。這種個人經歷與專業創作的結合,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深度和真實感。 黃仁逵代表作 《眼白白》 《眼白白》是黃仁逵第二本結集作品。當中〈水平線〉一輯有描寫透過日常景象與視藝元素,探討了觀看與創作的關係。黃仁逵以榕樹和水平線作為比喻,展示了瞬間的靜謐與動態之間的對比。他對水平線的描述,從藝術的審美延伸至現實的深刻反思,特別是通過水杯與大海的聯繫,展現了生命的脆弱與自然的力量。最後,儘管自然界的殘酷,平靜的水平線仍然吸引著人們回來觀賞,暗示著對美的永恆追求。 新書《天一半地一半》 2023年出版的《天一半地一半》是黃仁逵的又一力作。這本書收錄了他2015年至2017年間在「端傳媒」的同名專欄文章,並配有英文翻譯。黃仁逵在書中運用了電影般的畫面感,將繪畫元素巧妙地融入文字之中,創造出獨特的閱讀體驗。 黃仁逵解釋道,「天一半地一半」這個概念體現了創作過程中的「意猶未盡」與「詞不達意」。他認為,創作是一種必然的掙扎,是在既有框架中尋求突破的過程。 個展《繪畫黄仁逵》 去年,黃仁逵舉辦了個人畫展《繪畫黄仁逵》,展出了他多年來的繪畫作品。其中,《400筆》系列是一個長達近二十年的創作項目。這個系列的靈感來源於法國諺語「四百擊」,意指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會犯下許多錯誤。 黃仁逵認為,藝術創作應該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他說:「如果一個人變了,但作品卻一成不變,那可說得通嗎?」這種不斷自我挑戰和突破的態度,正是黃仁逵藝術創作的核心理念。 總的來說,黃仁逵是一位不斷探索、勇於突破的藝術家。無論是在電影美術、文學創作還是繪畫藝術領域,他都展現出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他的作品不僅反映了他對藝術的理解,更體現了他對生活的態度和對人性的思考。黃仁逵的藝術之路,正如他的創作一樣,充滿了挑戰、探索和不斷的自我更新。
引言 …
在現代中國文學研究領域中,李歐梵無疑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名字。作為一位享譽國際的學者、作家和文化評論家,李歐梵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們打開了理解中國文學與文化的新窗口。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這位跨文化知識分子的生平、著作及其對學術界的重要貢獻。 李歐梵是誰? 李歐梵的生平經歷本身就是一部跨越東西方的文化傳奇。他1939年生於河南省太康縣。1961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1962年,他赴美深造,在哈佛大學攻讀比較文學,並於1970年獲得哈佛大學的歷史及東亞語文碩士及博士學位。 自此,李歐梵開始了他的學術生涯,先後執教於普林斯頓大學、哈佛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多所世界頂尖學府。2004年,他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講座教授。 李歐梵的學術背景和人生經歷賦予了他獨特的文化視角。他精通中英文,對東西方文化都有深刻的理解,這使他能夠以一種跨文化的視角來審視和解讀中國文學與文化。 李歐梵代表作 《上海摩登》 《上海摩登》是李歐梵最為知名的著作之一,首次出版於1999年。這部作品以20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為背景,深入探討了當時上海的文學、電影、報刊等文化現象。李歐梵通過細緻的文本分析和歷史考察,生動地描繪了一個充滿活力、矛盾和創新的「摩登」上海。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李歐梵將上海的現代性置於全球化的視野中進行考察。他認為,上海的現代性不僅是對西方的模仿,更是一種本土與外來文化交融的產物。《上海摩登》的出版不僅在學術界引起了廣泛討論,也為普通讀者提供了一個重新認識近代中國文化的視角。 《我的二十世紀》 《我的二十世紀》是李歐梵的另一部重要著作,於2023年出版。這本書既是李歐梵的回憶錄,也是他對20世紀中國文化變遷的深度思考。在書中,李歐梵以自己的生平經歷為線索,回顧了20世紀中國文化的重大事件和思潮變遷。 這部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李歐梵將個人經歷與時代變遷緊密結合,通過自己的視角為讀者呈現了一個鮮活的20世紀中國文化圖景。他對文學、電影、音樂等多個文化領域的深入探討,不僅展現了他作為學者的深厚功力,也反映了他作為文化人的廣泛興趣和獨特見解。 李歐梵在中大 2004年,李歐梵應邀出任香港中文大學人文學科講座教授,這標誌着他學術生涯的一個重要轉折。在中大的十五年間,李歐梵不僅致力於教學和研究工作,更為推動中國文化研究的國際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在中大期間,李歐梵主持了多個重要的研究項目,如「文學、電影與文化記憶」、「近現代中國文學與文化史」等。這些項目不僅推動了相關領域的學術研究,也培養了一批優秀的青年學者。 李歐梵在中大的另一個重要貢獻是推動了跨學科研究。他積極倡導文學研究與其他學科如歷史學、社會學、文化研究等的交叉融合,為中國文學研究開闢了新的路徑。 此外,李歐梵還在中大主持了多場國際學術會議,邀請海內外學者齊聚一堂,討論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前沿問題。這些活動大大提升了香港中文大學在國際學術界的影響力,也為中國文化研究的國際化做出了重要貢獻。 結語 李歐梵的學術生涯跨越了半個多世紀,他的研究範圍涵蓋了中國現當代文學、比較文學、文化研究等多個領域。作為一位跨文化的知識分子,李歐梵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洞察力,為我們打開了理解中國文學與文化的新視野。 他的代表作如《上海摩登》和《我的二十世紀》不僅在學術界產生了深遠影響,也為普通讀者提供了重新認識中國文化的新視角。在香港中文大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更是推動了中國文化研究的國際化進程。 李歐梵的成就不僅體現在其學術研究上,更體現在他作為一個文化橋樑的角色上。他用自己的學識和見解,將中國文化介紹給西方世界,同時也將西方的研究方法和視角引入中國文化研究,真正實現了文化的跨界交流。 在當今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李歐梵的跨文化視角和研究方法,為我們理解和研究中國文化提供了寶貴的啟示。他的學術成就和文化貢獻,無疑將在中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戴望舒以獨特的詩風和深刻的人生經歷,為中國新詩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文將帶您了解這位「雨巷詩人」的生平、代表作品,以及他在香港留下的文學足跡。 戴望舒是誰? 戴望舒,1905年生於浙江杭州,是中國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和翻譯家。他的一生跨越了中國現代史上最動盪的時期,詩作既反映時代變遷,也展現個人情感世界。 戴望舒的文學生涯始於1920年代。1926年,他進入上海震旦大學法文系,為日後翻譯法國文學奠定基礎。1928年,他與其他青年詩人創辦現代派詩刊《無軌列車》,開啟詩歌創作生涯。1932年赴法留學期間,他接觸到象徵主義詩歌,對其創作產生深遠影響。 1938年,戴望舒與妻女來到香港,任《星島日報》副刊星座版主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因參與抗日文化活動被日軍逮捕入獄,關押在域多利監獄(今大館)。出獄後,他繼續文學創作和翻譯工作,直到1950年在北京逝世,享年僅45歲。 戴望舒代表作 戴望舒的創作生涯雖短,但留下眾多膾炙人口的作品: 《雨巷》:戴望舒所創作的最著名的詩作,也是中國現代詩歌的經典。「撐著油紙傘,獨自/彷徨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這樣的詩句,生動勾勒出充滿憂鬱美感的畫面。 《望舒草》:戴望舒於1933年出版的詩集,收錄早期代表作如《雨巷》、《我的記憶》等。 《災難的歲月》:是一部未曾出版過的文學作品全集,收錄多首戴望舒在香港期間的創作,反映戰爭年代的社會現實和詩人的人生感悟。 此外,戴望舒還翻譯了大量法國和西班牙文學作品,如波德萊爾的《惡之花》選譯,為中國讀者開啟了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窗口。 香港歲月:大館中的詩魂 1941年12月,香港淪陷後,戴望舒因參與抗日文化活動被日軍以「反日分子」罪名逮捕,關押在今日的大館。在獄中,他遭受嚴刑拷打,但仍堅持創作,寫下多首感人至深的詩作。其中最著名的兩首是: 〈獄中題壁〉 這首詩寫於1942年,全詩共四節,第一節現被投影在大館的小囚室內。詩中流露出戴望舒對祖國的深厚感情,以及堅信中國終將抗戰勝利的決心。 〈我用殘損的手掌〉 同樣創作於1942年,這年7月,詩人獲保釋出獄,他摸着自己在獄中遭受酷刑後遍體鱗傷的身體,聯想到祖國的河山何嘗又不是如此,飽受感慨地寫下了這首詩。「我用殘損的手掌/摸索這廣大的土地」這樣的詩句,展現了詩人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要堅持創作、傳遞希望的決心。 這兩首詩不僅記錄了戴望舒的個人經歷,也成為那個時代的歷史見證,是中國抗戰文學中的經典之作。 結語 戴望舒的一生雖然短暫,但他的詩作卻永垂不朽。從早期的《雨巷》到晚年的獄中詩作,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詩人的成長,也可以感受到一個時代的脈動。他的詩歌以獨特的意象,在中國新詩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戴望舒在香港的經歷,包括他在大館內的創作和在林泉居的生活,為我們提供了了解這位詩人和那個時代的重要窗口。在快速變遷的現代社會中,重讀戴望舒的詩作,不僅能讓我們感受到文字的美,更能讓我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和文化的價值。
在香港文學的長河中,梁秉鈞這個名字可能不如金庸、倪匡般廣為人知,但提到「也斯」,許多文學愛好者就會眼前一亮。也斯——香港當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以其獨特的創作風格和豐富的思想,在香港文學界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他的作品既反映香港的變遷,也探討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身份與自我認同。 也斯是誰 也斯(原名梁秉鈞),是香港的著名作家、詩人和文化評論家。他出生於1949年,1970年畢業於香港浸會學院(現為香港浸會大學)英文系,曾任教師、編輯等。也斯十多歲就開始他的文學創作之路,文章以獨特的風格和深刻的社會觀察著稱。他認為有意思的筆名令讀者看作品前已對作家有一定感覺,為了突破這一常態,他採用兩個虛詞作為自己的筆名。也斯創作了大量引人入勝的作品,當中亦有作品被翻譯成多國語言。他的作品涵蓋小說、詩歌、散文、評論等多種體裁,展現了其多元化的才華和廣闊的藝術視野。 也斯畢生致力於文學創作和藝術探索,同時在香港的大學任教多年,培養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人才。他的作品不僅在香港廣受好評,也在國際文壇上得到讚譽,為香港文學在世界舞台上贏得一席之地。 也斯和他的經典作品 也斯的創作生涯跨越半個多世紀,留下了眾多經典之作。以下是他的一些代表性作品: 《剪紙》:這部小說由1977年開始在《快報》連載,1982年出版單行本,是香港文學七十年代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也斯其中一部最為人熟知的作品。該作品具有魔幻寫實元素,用了雙主線的方式,借一個愛情故事呈現出當時香港在傳統與現代間的轉變和迷亂,表達也斯對香港社會、文化的看法。 《山水人物》:這本散文集在1981年出版,也斯將他對香港地景和香港人的觀察轉成細膩的文字,帶出他對生活瑣事的感慨。2002年新版《街巷人物》出版。 《城市筆記》:雖然作為創作者,不少時間都用在寫作上,但事實上也斯很常在香港的大街小巷漫步。1987年出版的這部散文集記錄了也斯散步時看到的香港,引出他對香港這座城市的觀察和感悟,展現了他敏銳的洞察力和細膩的文字功底。 《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這本書由12篇小說「混雜」組成,作者從不同角色的視角探討了香港人對政治的無助感。 每個故事都從食物的角度切入,當中書中的主人公對一種無法命名的水果並不抗拒,反而覺得味道有趣,這符合他對自己身分身份不太確定的狀態。因為父母的偷渡經歷,主人公的身份證上寫的生日日期是虛構的,反映了香港人對政治現實的敷衍和遺忘。 作者認為,香港人普遍熱衷飲食,這背後反映了他們對生活其他方面的失望和無奈。他們把有限的精力集中在飲食領域,是因為對政治和前景感到無能為力。 也斯剪紙:為何能歷久常新? 《剪紙》作為也斯的代表作,自1982年出版以來一直備受讚譽,成為香港文學中的經典之作。這部作品之所以能夠歷久常新,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獨特的敘事視角:也斯善於運用多重視角和非線性的敘事手法,為讀者呈現出豐富多彩的香港社會圖景。 深刻的主題探討:《剪紙》中的故事觸及了身份認同、文化衝突、城市發展等深刻主題,這些議題在當今社會仍然別具意義。 細膩的人物刻畫:也斯以細膩入微的筆觸刻畫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使得作品中的角色栩栩如生,引人共鳴。 對香港的深刻洞察:作品中對香港社會變遷的描繪,不僅記錄了當時的香港面貌,也為後人提供了理解香港歷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創新的文學實驗:也斯在《剪紙》中進行了多種文學形式的嘗試和融合,為香港文學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 也斯的寫作風格 也斯的寫作風格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多元融合:也斯善於將不同的文學體裁和藝術形式融合在一起,如在小說中融入詩歌元素,或在散文中加入繪畫描述,創造出獨特的文學風格。他亦常常展現出跨文化的視角,融合中西文化元素,反映香港獨特的文化身份。 細膩觀察:也斯對生活細節有敏銳的觀察力,能捕捉到普通人容易忽視的微小變化,並將其轉化為生動的文字。 實驗精神:也斯勇於在寫作中進行各種嘗試,不斷探索新的表達方式和創作可能性,推動香港文學的發展。 人文關懷:無論是小說、詩歌還是散文,也斯的作品始終貫穿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思考,展現了強烈的人文關懷精神。 這些獨特的寫作風格使得也斯的作品在香港文學乃至華語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作家和讀者。 也斯作為當代華文文學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無論那個領域,都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通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現代語言的創新,他不僅為香港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華文文學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靈感。 延伸閱讀 香港散文選 私密內容: 也斯的六○年代 梁秉鈞50年詩選. 上冊 梁秉鈞50年詩選. 下冊
金庸被譽為「武俠小說泰斗」,他的作品不僅豐富了華語文學的寶庫,更深刻地影響了幾代人的文化生活和精神世界。 金庸是誰? 查良鏞,他將自己本名中「鏞」一字一分為二,於是就有我們現今認識的武俠小說泰斗——金庸。金庸於1924年3月10日出生於浙江海寧,2018年10月30日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他不僅是一位舉世聞名的武俠小說家,還是一位傑出的新聞工作者、企業家和社會活動家。 金庸出身於書香門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在抗日戰爭期間開始從事新聞工作,1952年入職《新晚報》,擔任副刊編輯,並為副刊創作了《絕代佳人》、《蘭花花》等電影劇本。1955年,他以筆名「金庸」開始創作武俠小說,在《新晚報》副刊連載首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至1972年宣布封筆為止,金庸共創作了15部膾炙人口的作品,奠定了他在華文文學界的地位。 金庸的武俠小說融合了歷史、文學、哲學、武術等多方面的知識,以其獨特的敘事風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他的作品不僅在華人世界廣為流傳,還被翻譯成多國語言,成為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重要窗口。 金庸作品順序 金庸的武俠小說創作始於1955年,終於1972年。作品先在報刊上連載,之後再出版單行本。以下是他的15部作品按創作時間排列的順序: 《書劍恩仇錄》(1955-1956) 《碧血劍》(1956) 《射鵰英雄傳》(1957-1959) 《雪山飛狐》(1959) 《神鵰俠侶》(1959-1961) 《飛狐外傳》(1960-1961) 《鴛鴦刀》(1961) 《白馬嘯西風》(1961) 《倚天屠龍記》(1961-1963) 《連城訣》(1963) 《天龍八部》(1963-1966) 《俠客行》(1966-1967) 《笑傲江湖》(1967-1969) 《鹿鼎記》(1969-1972) 《越女劍》(1970) 這些作品中,《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被稱為「射雕三部曲」,是金庸最為人熟知的系列作品。而《天龍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則被公認為金庸創作的巔峰之作。 金庸與電視劇:「公仔箱」內出江湖 金庸的武俠小說不僅在文學界產生了巨大影響,還成為影視改編的寵兒。自20世紀70年代開始,金庸的作品就不斷被搬上銀幕和電視螢幕,成為華語影視界的一大特色。 1958年,《射鵰英雄傳》作為金庸第一部改編影視作品在香港上映,共有兩集。1976年,香港無線電視台(TVB)首次將金庸的《書劍恩仇錄》改編成電視劇。此後,《神鵰俠侶》、《天龍八部》、《鹿鼎記》等逾50部作品陸續被改編成電視劇、電影等,在華人地區掀起了一股武俠熱潮。 這些改編作品不僅忠實呈現了原著的精髓,還因其精良的製作和出色的演員陣容贏得了觀眾的喜愛。許多演員因出演金庸劇而成名,如周潤發、梁朝偉、劉德華等,他們演出的角色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 金庸小說的影視化不僅豐富了觀眾的文化生活,還推動了華語影視業的發展。這些作品通過電視這一大眾媒介,將金庸筆下的俠義世界帶入千家萬戶,讓更多人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魅力。 金庸小說中的俠義精神 金庸小說的成功,不僅在於其精彩紛呈的故事情節和栩栩如生的人物角色,更在於其蘊含的深厚文化內涵和崇高俠義精神。 在金庸的筆下,「俠」不僅指武功高強的江湖人物,更是具有高尚品格、社會責任感等理想人格的人物。他筆下的俠客雖各有特色,但都體現了「仁、義、禮、智、信」等中華傳統美德。 例如,《射鵰英雄傳》中的郭靖憨厚忠誠,為國為民;《神鵰俠侶》中的楊過叛逆不羈,至情至性;《天龍八部》中的蕭峰豪情萬丈,愛恨分明。這些人物形象豐滿立體,既有俠客的英雄氣概,又有凡人的喜怒哀樂,充分展現了人性之美。 金庸小說中的俠義精神,不僅體現在個人品格上,還反映在角色對國家民族的大義擔當上。許多作品都以重大歷史事件為背景,將小說人物的命運與國家興衰緊密聯繫在一起。這種家國情懷和天下擔當,正是中華文化精神的集中體現。 一代宗師:跨越時代的金庸 金庸的影響力深遠且跨越時代。他的作品雖創作於1950至1970年代,但其魅力歷久彌新,在當代社會依然煥發着奪目的光彩。這種歷久不衰的魅力,正是金庸作為一代宗師的最佳證明。 小說中的普世價值觀超越了時代的局限。忠義、愛情、正義等永恆主題在他的筆下得到了精彩的詮釋,這些價值觀不因時代變遷而褪色,反而在新時代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無論是在物質至上的現代社會,還是在信息爆炸的互聯網時代,金庸筆下的俠義精神始終能觸動讀者的心弦。 金庸作品的藝術魅力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他精湛的敘事技巧、豐滿的人物塑造、深厚的文化底蘊,即便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依然能吸引大量讀者,成為文學愛好者反覆品味的經典。 金庸小說所呈現的文化內涵亦具有永恆的吸引力。他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如儒、釋、道思想,以及詩詞歌賦等文學元素,巧妙地融入故事中。這使得他的作品不僅是一部部精彩的小說,更成為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方式。在全球化的今天,這種文化魅力不減反增,成為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載體。 從最初在報紙連載,到後來出版單行本,再到電視劇、電影、漫畫、遊戲等多種形式的改編,金庸的作品始終與時代同步,在不同的媒介形式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特別是在數字化時代,金庸小說通過電子書、有聲讀物等新興形式,繼續吸引新一代的讀者。 此外,金庸作品的學術價值也隨着時間的推移而愈發突出。當代學者從文學、歷史、哲學、社會學等多個角度研究金庸作品,不斷發掘出新的學術價值。「金學」研究的興起,更是將金庸作品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金庸先生的一生,是與中國現代文學和文化發展緊密相連的一生。他用筆墨丹青繪就了一個個令人嚮往的俠義世界,用文字的力量傳播了中華文化的精髓。他的作品跨越了時代和地域的界限,成為了連接古今中外的文化橋樑。儘管金庸的離世標誌着一個文學時代的結束,但他的精神和作品將永遠活在讀者心中。
武俠小說融合了歷史、文化、哲學和武術等多元素,創造出一個充滿俠義精神和江湖風情的奇妙世界。這種文學形式不僅在中國廣受歡迎,更在全球華人社區中擁有廣泛的讀者群。 武俠小說的前世今生 中國的武俠文化由來已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時期。《韓非子.五蠹》中提及「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可見當時對「俠」已有初步概念。唐代傳奇中的「豪俠」題材為武俠小說奠定了基礎。 1915年,林紓(琴南)以「武俠小說」之名於《小說大觀》季刊發表了《傅眉史》,標誌着武俠小說概念的正式萌芽。1923年,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俠傳》被認為是第一部舊派武俠小說,開創了這一文學流派。 民國時期湧現出如還珠樓主、王度廬等著名作家,他們的作品奠定了武俠小說的基本框架和創作手法。20世紀30年代在天津更湧現了「北派五大家」,包括「奇幻仙俠派」、「社會反諷派」、「悲劇俠情派」、「幫會技擊派」和「奇情推理派」。同時,廣派武俠小說亦在香港盛行,這類武俠小說着重武功和小說人物的真實性,著名作家有我是山人(陳勁)、是佛山人(鄧羽公)、念佛山人(許凱如)等。 1950至1970年代是新武俠小說蓬勃發展的時期。金庸、梁羽生、古龍等大師級作家相繼崛起,將武俠小說推向了新的高峰。他們的作品內容千變萬化,富文學性,更融入了豐富的歷史及中西文化內涵。 進入21世紀,武俠小說雖然不再是文壇主流,但仍有許多優秀作家在這一領域耕耘,如溫瑞安、黃易等。同時,武俠元素也開始滲透到其他文學類型中,如玄幻、奇幻等。 淺談舊派武俠小說 舊派武俠小說主要指20世紀50年代以前的作品。這一時期的武俠小說為整個武俠文學發展奠定了基礎。 著名的舊派武俠小說作家包括平江不肖生、還珠樓主、白羽、王度廬等。他們的作品如《江湖奇俠傳》、《蜀山劍俠傳》、《七俠五義》等,塑造了俠客、幫派、武功、江湖等武俠小說的核心元素。 這些作品大多以快意恩仇、除暴安良為主題,情節驚險刺激,武功描寫誇張神奇,充分滿足了讀者的想像力和娛樂需求,為後來的新武俠小說提供了豐富的創作素材和靈感。 金庸:一代武俠小說大師 金庸,本名查良鏞,被譽為「武俠小說泰斗」,他的作品將武俠小說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金庸的武俠小說融合了豐富的歷史知識、深厚的文化底蘊和精湛的寫作技巧。他筆下的人物形象鮮活立體,情節設計巧妙曲折,對人性的刻畫入木三分。金庸不僅描繪了驚心動魄的武林恩怨,更探討了愛情、忠誠、正義等永恆主題。 金庸的代表作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天龍八部》、《笑傲江湖》等。這些作品不僅在華人世界廣受歡迎,更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讓世界認識了中國武俠文化的魅力。 梁羽生的武俠世界 梁羽生,本名陳文統,被視為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鼻祖,其發表於1954年的《龍虎鬥京華》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之作。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以優美的文筆、濃厚的文史氣息和深刻的人生哲理著稱。他的作品常以歷史為背景,將俠義精神與愛國情懷相結合。他筆下的俠客不僅武功高強,更有深厚的文化修養和崇高的道德情操。梁羽生特別擅長描寫女俠形象,如《白髮魔女傳》中的練霓裳,則成為武俠小說中的經典人物。 梁羽生的代表作還有《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龍鳳寶釵緣》等。這些作品不僅情節引人入勝,更蘊含豐富的文化知識和人生智慧,為讀者帶來深刻的思考。 古龍的武俠世界 古龍,本名熊耀華,是新武俠小說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以獨特的風格和創新的寫作手法著稱,為武俠小說注入了新的活力。 古龍的武俠小說文風簡潔明快,構思新穎獨特,而且有深刻的人性探討。他筆下的俠客往往個性鮮明,充滿魅力。人物情節縱向發展,人物多而不亂,各具個性。古龍特別擅長塑造奇人異士,如《陸小鳳》系列中的陸小鳳、西門吹雪,《楚留香傳奇》中的楚留香等,都是深入人心的經典角色。 古龍的代表作還包括《多情劍客無情劍》、《絕代雙驕》等。這些作品不僅情節曲折離奇,更充滿了對人性和社會的深刻思考,展現了古龍獨特的人生哲學。 5本必看武俠小說推薦 1. 《射鵰英雄傳》(金庸):以南宋時期為背景,講述了郭靖、黃蓉等人的成長和愛情故事,是了解金庸武俠世界的最佳入門之作。 2. 《笑傲江湖》(金庸):通過令狐沖的江湖歷險,深刻探討了正邪、是非等人生課題。 3. 《白髮魔女傳》(梁羽生):這是一部充滿悲劇色彩的武俠愛情小說,塑造了練霓裳這一經典女俠形象。 4. 《陸小鳳傳奇》(古龍):以機智瀟灑的陸小鳳為主角,故事充滿懸疑推理元素,展現了古龍獨特的小說風格。 5. 《天龍八部》(金庸):以宋遼金時期為背景,通過錯綜複雜的人物關係,展現了金庸武俠世界的宏大格局。本書橫跨地域廣闊,牽涉民族與個人的情感矛盾。 武俠小說作為中國文學的重要分支,不僅承載了中華民族的俠義精神和文化傳統,更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了全球讀者。從古典武俠到新武俠,從金庸、梁羽生、古龍到新生代作家,武俠小說正不斷進化,展現無窮的生命力。
在香港文學的天空中,有一顆明星以其獨特的光芒照亮了整個文壇,她就是香港其中一位最具代表性的作家,西西。西西以其細膩的觀察力、豐富的想像力和獨特的寫作風格,為香港文學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將帶您深入了解西西的生平、代表作品,以及她對香港文學的深遠影響。 一、西西是誰 西西,原名張彥,香港著名的作家、詩人和藝術家。1937年生於上海,1950年隨家人遷居香港。西西的創作生涯始於1960年代,她是一位多產的作者,涉獵小說、散文、詩歌、劇本等多種文學體裁。她的作品不僅在香港備受推崇,更在華語文學界獲得廣泛認可,獲奬無數。 張彥的筆名多不勝數,「西西」這個筆名則由1962年起開始使用,其他筆名亦因而淡出。西西自言西西的筆名是象形文字,「西」是一個穿裙子的小女孩雙腳站在方格裏,「西西」就是指她小時後最愛的遊戲——跳飛機。 二、西西和她的代表作 西西的創作豐富多樣,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代表作包括: 1.《我城》(1979):由1974年於《快報》連載,後被收錄出版,被視為香港文學的里程碑之作,運用創新的語言和獨特的視角描繪了1970年代香港的城市生活,當中的社會觀察至今仍引人反思。 2.《哨鹿》(1982):融合了史實和虛幻,以雙主線的寫作框架描寫清代乾隆時期發生的一場刺殺案,展現了西西對文學形式的大膽探索。 3.《鬍子有臉》(1986):這是西西的一本小說合集,流露西西的童趣和想像力,風格各異的小說展現了西西創作的多面性。 4.《飛氈》(1996):故事圍繞花氏一家的興衰過程,現實與想像交織,書寫香港百年歷史,反映西西的童心及對文化傳統的獨特詮釋。 這些作品的文學價值備受肯定,成為了研究香港文學和社會變遷的重要文本。 三、再讀西西《我城》:70年代的香港 《我城》是西西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以童話般的想像與誇張的方式描繪了這個城市以及生活在城市中人們那千姿百態的生活。這部小說沒有宏大的敘事,而是通過一系列日常生活的片段,細膩地刻畫了普通市民的喜怒哀樂。 在《我城》中,西西以一種近乎兒童的天真視角,觀察和記錄這座城市的變遷,文字風格偏幼態,更插入了許多人人皆知的兒歌。她關注的不是轟轟烈烈的大事件,而是街頭巷尾的瑣碎細節:擁擠的公共汽車、熙熙攘攘的街市、此起彼伏的建築工地......這些看似平凡的場景,在西西的筆下變得生動有趣,充滿了人情味。 通過《我城》,我們可以看到七十年代香港急速發展中的矛盾與活力。西西以其獨特的視角,為我們保存了一個時代的集體記憶,也為後人理解那個特殊的年代提供了一個珍貴的文學視窗。 四、西西的寫作風格 西西的寫作風格獨樹一幟,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實驗性:西西勇於嘗試各種新穎的寫作技巧和敘事手法,打破傳統文學的框架。 細膩觀察:西西善於捕捉生活中的細節,並賦予這些細節深刻的意義。 童趣與想像:西西的作品常常充滿童趣和豐富的想像力,給人以清新脫俗之感。 跨界融合:西西常常將文學與其他藝術形式(如繪畫、電影)相結合,創造出獨特的藝術效果。 本土關懷:西西的作品深深扎根於香港的土壤,流露她對這座城市的深厚感情。 這些特點使得西西的作品既富有藝術性,又深具人文關懷,在華語文學界獨樹一幟。 五、為何我們要讀西西的作品? 閱讀西西的作品,對於我們來說有不同意義: 西西的作品為我們提供一個理解香港歷史和文化的獨特視角。通過她的筆觸,我們可以深入了解香港這座城市的變遷和市民的生活狀態。她認真的創作態度和創新寫作風格,激勵我們以更開放、創新的態度面對文學創作。 西西認真地對待文學創作,她的作品永不缺乏人文關懷和對生活的熱愛,從她的文字中經常能感受到日常中的美好。只要還有讀者欣賞她的作品,她那獨一無二的創作和對香港的熱愛將一代一代傳承下去。 西西作為香港文學界的標誌性人物,她的創作不僅豐富了香港文學的內涵,也為華語文學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她的作品如同一面鏡子,映射出香港這座城市的變遷和人們的生活百態。閱讀西西的作品,不僅可以領略到精湛的文學藝術,更能感受到一位作家對城市、對生活的深情。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西西的作品無疑能為我們的心靈帶來一份難得的慰藉和啟迪。 延伸閱讀 跟着作家去賞花-西西
香港作為國際大都會,各方面融合中西文化,這樣的文化背景使香港文學別具特色。
初次接觸香港文學的讀者可以讀讀香港作家的散文。散文多以日常生活為主題,反映作者的個性、思想及時代的轉變,每篇作品都有獨一無二的風味。本文將為大家介紹十本香港散文作品,讓讀者輕鬆感受香港散文的魅力。 《港島吾愛》 - 西西 西西為香港文壇的重要作家,獲獎無數,而《港島吾愛》在她去世後出版。本書收錄西西在不同時期創作的五十餘篇散文,為讀者帶來西西全新的一面。西西的文字清新脫俗,充滿詩意,即使初次閱讀都必定會令人看得津津有味。 《灰鴿早晨的話》 - 也斯 也斯﹙梁秉鈞﹚是香港文學不可或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創作範圍廣泛,寫了不少評論、散文、小說、詩歌、學術論文和翻譯。也斯用獨特的視角觀察香港的變遷,以他充滿詩意的文筆寫出他第一本散文集——《灰鴿早晨的話》。也斯的文字既有知性的深度,又不失感性的溫度,是了解香港文化的絕佳窗口。 《狐狸讀書:董啟章隨筆集一》 - 董啟章 董啟章是香港當代作家中的佼佼者。生於香港,長於香港的他創作的作品有着一種獨特的香港風味。他的作品雖然富有哲學色彩,但往往淺簡易明,富有韻味。《狐狸讀書:董啟章隨筆集一》是董啟章浸淫書本世界的啟發和感想紀錄,分為狐狸篇和刺蝟篇,涵蓋奇幻題材和思辨性較強的文章,十分適合想要深入思考或了解董啟章的讀者閱讀。 《香港故事》 - 小思 小思﹙盧瑋鑾﹚是香港著名的文學研究者和作家。對小思來說香港是個滿載回憶的地方,因此她的創作相對温馨,充滿人情味,非常適合新手閱讀。當中《香港故事》記下不同年代香港的故事及當代港人的價值觀,能令人停下腳步,品味不同年代的香港。 《國度的零時》 - 陶傑 陶傑是香港著名的專欄作家,長期在報刊撰文評論時事。他以詼諧的文筆寫下《國度的零時》,以港人的視角解釋世界不同的現象。文章題材包羅萬有,文字風趣幽默,讀來輕鬆有趣,同時能讓讀者對香港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總有些時光在路上》 - 潘國靈 潘國靈曾笑說自己是雙棲動物,需要遊走於香港與外地,才能令自己得到更多創作的靈感,寫下更多不同的作品。本作共八章,紀錄了他多年的經歷,以文字和照片記下他在異地遊歷的時光。 《回家》 - 韓麗珠 韓麗珠是香港新生代的女作家,14歲開始發表作品。她的文筆溫婉細膩,充滿女性的敏感,而且帶有超現實主義色彩。她以自己對都市深入細致的觀察和理解寫下《回家》,描繪了都市生活中的種種情感,表達出自己對回家的情感及「家」的思考,非常適合喜歡情感類文章的讀者。 《街巷人物》 - 也斯 也斯(梁秉鈞)的另一本散文集《街巷人物》同樣值得推薦。這本書記下了也斯散步時的所見所聞。萬物有情,也斯筆下的香港充滿詩情畫意,令人眼前一亮。本書引領讀者見盡無數香港故事,進行另類的城市散步。 《夕拾朝花》 - 黃念欣 黃念欣是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同時是著名的文化評論家。《夕拾朝花》結集自黃念欣在《明報》的專欄,評介文學、電影,解析香港社會百態。黃念欣的文字清晰明快,既有學術深度,又不失趣味性;每篇篇幅不多,卻能引出不少故事,非常適合想要了解文藝和文化的讀者。 《這一代的事》 - 董橋 董橋,原名董存爵,是香港著名的作家。《這一代的事》這本散文集有「學」、「識」、「情」,寫出香港當年所面對的問題、作者對文化的思考、家國的情感等。董橋的文字優雅典雅,充滿書卷氣,卻沒有落下「香港」這個主題,本書非常適合對歷史有興趣的讀者。 香港散文以其獨特的視角和風格,在華文文學世界中佔有重要地位。上述十本作品涵蓋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香港散文,從城市觀察到文化評論,從生活感悟到哲學思考,為不同需求的讀者提供了多樣的閱讀選擇。 這些作品不僅能讓讀者了解香港散文的魅力,更能幫助讀者深入了解香港的文化與社會。無論你是對香港文學感興趣,還是想要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這些作品都是極好的起點。 香港散文的魅力遠不止於此,散文作家更遠遠不止上述的作家們。這些香港作家運用自己獨特的文筆,呈現出他們心目中獨一無二的香港,卻又不謀而合地拼湊出香港獨有的風格。
20世紀中國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張愛玲。她的作品至今仍廣受讀者愛戴。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位傳奇作家的一生和她筆下動人的故事。 張愛玲跌宕的一生 1920年:出生於上海,本名張煐,外曾祖父是晚清重臣李鴻章。她從小接受中西文化薰陶。 1930年:張愛玲父母離婚,她跟隨父親生活。 1932年:在聖瑪利亞女校就讀期間,發表短篇小說處女作〈不幸的她〉。 1933年:發表第一篇散文〈遲暮〉。 1938年:與繼母發生爭執,更被父親反鎖在家中數月,後來她離家投靠母親。這段經歷後來反映在她的多部作品中。 1939年:張愛玲來到香港大學就讀文學。在港大求學期間,她廣泛閱讀西方歷史和文學作品,為日後的創作打定基礎。 1942年:她因戰亂回到上海,就讀於聖約翰大學,但是兩個月後就因為經濟窘困輟學,並開始大量創作。 1943年起:連續發表多篇轟動文學界的作品,如〈沉香屑——第一爐香〉、〈傾城之戀〉、〈金鎖記〉等。 1955年:移居美國。她在美國繼續創作,更嘗試推出英文作品。可惜,英文作品未能引起廣泛關注。 1995年:張愛玲在洛杉磯逝世,享年75歲。她的遺產和手稿由香港友人宋淇夫婦繼承。 2007年後:一些未發表的作品如《小團圓》等陸續出版,引發新一輪的張愛玲熱潮。 雖然她的人生跌宕起伏,但同時為她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令她的作品充滿傳奇色彩。 張愛玲的代表作 •〈傾城之戀〉:於1943創作的中篇小說,生動描寫戰爭下俗世男女的婚戀,用她獨特的視角展示了舊時代裏女性的生存困境。 •〈紅玫瑰與白玫瑰〉:於1944年創作的短篇小說,講述男主角與兩個女性的感情糾葛,反映女性在傳統社會中的悲劇命運。在1994年改編成電影,由香港導演關錦鵬執導。 •〈半生緣〉:原名〈十八春〉,1950至1951年以筆名「梁京」在上海《亦報》連載的長篇小說,以細膩筆觸描繪青春愛情,反映亂世中人性的面貌。於1968年重新命名為〈半生緣〉,其後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舞台劇。 •〈色,戒〉:源自張愛玲1950年代寫的英文短篇The Spyring。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名女演員充當性誘餌,密𧩜暗殺一名特工的故事。於2007年被李安改編成電影。 •《小團圓》:張愛玲晚年作品,是一部自傳體的長篇小說,2009年首次出版。她自言:「寫作《小團圓》並不是為了發泄出氣,我一直認為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 此外,〈沉香屑——第一爐香〉、〈金鎖記〉、〈秧歌〉等也是張愛玲的經典之作。她的作品常被改編成電影和電視劇,持續影響著新一代讀者。 張愛玲的寫作特色 張愛玲的寫作風格獨樹一幟,主要特點包括: • 細膩的心理描寫:善於剖析人物內心世界,特別是女性角色的心理變化。 • 獨特的語言風格:結合古典與現代,營造出優美又帶有蒼涼的氛圍。 • 對人性的深刻洞察:揭示人性的複雜與矛盾,不刻意歌頌或批判。 • 以小見大的敘事手法:通過個人命運折射時代變遷。 • 融合東西方文化:結合中西文學傳統,創造出獨特的文學世界。 張愛玲的作品常被評價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她對人際關係的觀察力和精準的文字表達,使她的作品經典不衰。 張愛玲與香港 留港經歷在張愛玲的創作生涯中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筆,尤其是1939年至1942年她在香港大學的經歷更是為她的作品提供了獨一無二的重要素材。〈傾城之戀〉、〈沉香屑——第一爐香〉等作品都以香港為背景。 1952年,張愛玲再次來港並在此生活數年。香港成為她離開上海後重要的創作基地。她在香港的生活經驗,使她能以別樹一格的視角寫出戰爭與人性。 如今,香港大學檔案館仍然保存張愛玲當年在港大的學籍資料、成績單等珍貴文獻,為張愛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源。 張愛玲在香港文學舘 現時有關張愛玲的寶貴資料,如她在港大的成績表、創作的手稿,正於香港文學舘的張愛玲專區展出。 此外,文學舘會不定期舉辦張愛玲主題展覽和講座,期望能透過不同的活動令公眾更深入了解這位傳奇作家的生平和創作。 張愛玲的作品跨越時代,至今仍深深影響着華文文學界。她對人性的觀察和精湛的文筆,使她的小說歷久彌新。重溫她的作品,我們依然能從中獲得關於愛情、人生的啟發。 人類需要這樣一種文學:不刻意歌頌或批判,而是以同理心洞察人性。這正是張愛玲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 延伸閱讀 張愛玲和她的時代 張愛玲小說評析:百年僅見一星明 張愛玲:孤獨的人有他們自己的泥沼, 一本書讀懂文壇奇女子張愛玲
2024年,從《繁花》影視化的爆火到《人民文學》走進網絡直播間,文學「破圈」一時成為熱議話題。 何為「破圈」? 破的是純文學讀者的受眾圈,更是以純文字呈現文學的媒介圈。我們身處在數字信息的時代,面對爆炸式的視聽碎片資訊,文字似乎喪失了吸引力,如何讓好的故事更好地抓住更多的觀眾,成為了創作者共同思考的問題。 同樣誕生在這個時代的香港文學舘肩負着傳承與推廣香港文學的使命,也將文學「破圈」傳播作為重要議題之一去探索和實踐。在位於灣仔茂蘿街7號的文學舘常設展中,「文學與跨界藝術」作為一個獨立的展廳向觀眾展示包括音樂、繪畫、影視和新媒體在內的四種文學與藝術跨界的表現形式,傳達文學與藝術在美學鑒賞的異曲同工之妙。 在全球化語境和世界文化交融的時代,學科邊界不斷延展,形成交融合作之勢,無論是古典的詩詞吟唱,還是近現代的影視改編,跨界的文學創作擴大了文學的傳播,更多維度地提升了文學的價值。而隨着現代科技的發展,文學敘事的改編也不再局限於視聽藝術,而是更注重讀者沉浸式地體驗與互動。此次香港文學舘的開幕系列活動就以「文學x新媒體」為切入點,從三件不同的作品,與香港文學愛好者共同探討未來文學的多種可能性。
點擊查看視頻一種文學閱讀新體驗 文·藝交響:混合現實遊覽路線 這是香港文學舘與中國美術學院共同完成的一次數字策展實踐,藉助混合現實(MR)技術,將新媒體科技與文學作品相融合,創作出一條新媒體影像遊覽路線,其中包括留足MR互動故事,沉浸式呈現蕭紅、張愛玲、戴望舒、金庸、梁羽生等六組香港文學作品的經典場景。 參觀者通過手機掃碼,即可走入文學大師的時空穿梭當中,開啟一場身臨其境、虛實結合的參展體驗。從虛擬空間敘事、數碼物與人的關係等多維度,探索文學與新媒體跨界互動的可能性,通過跨媒介交互手法,完成一段藝術設計與文學作品的對話。 「文·藝交響:香港文學舘混合現實遊覽路線」是一次融合文學、AR互動及建築實景的遊覽體驗。一種文學創作新敘事 《港漂記憶拼圖》跨媒介交互劇場 「交互劇場」以六個可漫遊、可交互的劇場式空間為載體,遊戲化設計為路徑,將遊覽文學作品的過程具象化為一場空間冒險。吟光的長篇小說《港漂記憶拼圖》以香港文化想像為基底,講述了新一代在港青年的成長經歷與身份尋找。本書入選《亞洲週刊》2023年全球華文十大小說,作家出版社2023「年度好書」,在第十屆全國書籍設計藝術展覽中獲獎。 以本書為創作土壤,中國美術學院創新設計學院的師生共創跨媒材作品《未境之像》,運用跨媒介「分佈式敘事」,以科幻作為方法論,將小說進行交互設計與媒介延伸,故事元素分佈在各媒體平臺——敘事架構圖(用譜系的方法分析解構每一章節)、影像、裝置、聲音、遊戲等,共同建構柔軟的東方科幻和記憶旅程。在香港文學舘「文學與跨界藝術」展廳中,我們將《未境之像》作為「文學x新媒體」探索的首個案例為觀眾呈現文學創作與閱讀的一次創新實驗。 包裹空間:第二章《偏離》衍生作品《試衣之人》一種文學研究新模型 「南來之花」動態數據雕塑 在5月11-21日於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辦的「走進文學的時光卷軸——南來作家手迹遺物展」中,香港文學舘與來自中國美術學院的藝術家聯合原創的「南來之花——基於香港『南來作家』的動態數據雕塑」,以信息可視化的方式,將是次展覽介紹的葉靈鳳、張愛玲、蕭紅、金庸等多位南來作家及其文本進行多維度、多模型語料分析,挖掘萬千文字中的時空脈絡,建立包含歷時性與共時性的數據網路,再在此數據素材的基礎上,構建3D數據雕塑,在先進計算機圖形學的映射下,這組雕塑形似一朵朵「花」,每一株花都象徵着他們獨特的敘事時空、故事建構與身份母題,呈現出綺麗的差異性,這些由數據構成的「南來之花」具有迷人的外觀,創造文學閱讀和作家研究的全新視角。 「南來之花」不僅創造了獨特視覺景觀,其中語料統計和梳理的過程更與文本素材息息相關,而信息可視化的最終呈現,是文學研究與視覺藝術在媒體間性中的動態平衡——這是我們此次跨界嘗試最重要的意義所在:作為一種新的文學研究路徑,這種耦合數據統計、數字藝術與文學內涵之間的跨界共通,正是探索信息技術与文學研究生態融合的全新嘗試。
香港文學舘(下稱「文學舘」)位於茂蘿街七號三樓,茂蘿街七號是一座香港古建築,它的前身綠屋建於1920年代,因回收時外牆以綠漆美化而得名,是典型的廣東式四層高唐樓。活化後的建築保留舊樓的紅磚牆、中式斜瓦頂、木樓梯和法式門窗等原有特色,外牆則還原了20世紀初原來的黑白色,重現其歷史面貌。
香港文學圖卷將在這裏一一展開,用現代跨界藝術為來訪者呈現一個更加豐富的文學世界,為這座古建築賦予新生與活力。 目前的場舘面積僅有二千呎左右,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舘內設有:展覽空間、兒童文學室、隨心閱讀室及書店。展廳結合現代數碼技術,向公眾和遊客介紹香港文學作品,講述百年香港文學故事,激發本港青少年對文學閱讀和創作的熱情,促進香港文學的傳承與發展。 展開香港文學圖卷 你心目中的「典型香港文學」是甚麼?你熟知的香港文學作家又是誰?香港文學都是用華文書寫的嗎? 或許在我們的常設展「展開香港文學圖卷」展廳能找到答案。 展廳內互動裝置展覽透過多組香港文學作家手稿及數碼資料庫等其他展品介紹香港文學不同時期的發展。觀眾更可以透過展場內的互動展品,察見香港文學文化脈絡。 南來作家手迹作品精選 香港的南來文人群體,於國家與地域的文化交流上具有舉足輕重的角色。他們有的暫時棲身於香港,有的經由香港去往外國,他們有着自己的抱負與嚮往,而有的則選擇長期留下繼續從事文學創作和文化活動。客居異鄉的生活讓他們內心懷有羈旅鄉愁,融入香港的日子他們用敏銳的觀察書寫着這座城市。 展廳內張愛玲專區,左為《小團圓》手稿捲軸裝置展廳內蕭紅專區無論歸途何處,這些南來文人都在香港這片土地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文化和歷史印記。 展覽透過多組展品,集中展示多位南來文人在香港的行跡及著述。觀眾更可以透過展場展品,跟隨南來文人的腳步進一步了解香港文學。 文學與藝術跨界 文學作為八大藝術之一,是關注人與自然、與社會關係的人學。文學的創作是充滿感性與想像力的,文學的研究則是隨着時間和空間不斷遊移的,隨着研究的深入,文學與哲學、藝術、歷史之間的邊界也愈加模糊,形成了「跨民族、跨語言、跨媒介、跨學科」的綜合藝術。 眾多被人熟知的香港文學作品如《傾城之戀》、《胭脂扣》、《笑傲江湖》等都被改編為電影、電視劇、電台廣播劇、舞台劇等藝術形式。以文學為藍本的跨界藝術,是文學作品生命的延續,而多元藝術的表達則賦予文學後世生命的無限延展。 藝術家把自身對文字世界的解讀,用影像、戲劇、音樂、繪畫、符號等多樣的方式再詮釋、再創作,創造全新的意義,使文學作品具有更豐富的穿透力和感染力。 本展廳透過多組展品以及多媒體的方式,讓觀眾可以透過互動裝置一起重溫香港文學在多種藝術形式中的經典選段。 「文·藝交響混合現實展」遊覽路線之一我們也著意發展香港文學與跨界藝術的融合,除了開闢專門的空間展示文學與跨界藝術作品外,還與中國美術學院合作推出了「文·藝交響混合現實展」遊覽路線,將南來作家和作品與AR技術結合,帶領觀眾在交互動畫中深度遊覽文學舘。 閱讀文學一定要通過書本嗎? 我們的兒童閱讀室或許會給你一種全新的文學閱讀體驗!無論是小朋友還是大朋友,都能在我們的兒童文學室中找到讀文學的樂趣。 全息投影「兒童文學室」以全息投影的模式,創造互動體驗讓小朋友在輕鬆愉快的空間接觸文學,還有三個主題互動板「尋找問題的答案」、「拼出心中的漢字」、「想象!故事中的情景」,促進閱讀興趣和想像力的發展,豐富兒童的文學知識和文化素養。 主題互動板張愛玲曾說「書是最好的朋友」,毛姆也曾說過「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 坐落在繁華鬧事中的文學舘,正有這麼一處讓你可以暫時遠離世間紛擾,靜心與「好朋友」神交之處——「隨心閱讀室」,閱讀室內將收入多冊香港文學相關書籍,方便您取閱,幫助您更加深入地了解香港文學。 隨心閱讀,隨心選擇下一本好書,在這裏,可以隨心地尋找適合你的文學作品。 當然,除去書本外,書店也販售我們精心設計製作的文創產品。文學舘推出的首批文創以「五感」為概念,旨讓讀者透過多重感官的去體驗香港文學的無窮魅力。 視覺——香港文學舘宣傳冊、聽覺——限量有聲筆記本、嗅覺——「春日漫光」特調香氛及花卡書籤、味覺——文學掛耳熱飲包、觸覺——木質閱讀指環
書店還設有人工智能尋書機,在記錄你收獲心水書籍的美妙一刻的同時,還能為你推薦一本新書!